上周在雅頌坊聽了Glen的講談覺得很有趣,今天就去看這個表演了~
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今天除了獨奏還和國樂及手鼓團作結合,特別為了節奏/敲擊樂譜曲編曲~ 
看到國樂團把樂譜都拿來當樂器挺有趣的XD
不過以手鼓表演來說的話,覺得上周能在雅頌坊先體驗真是太好了~
小場地,近距離聽起來的質感比音樂廳透過mic和音響的傳送好太多,人聲擊樂的部份也是,因為速度很快,在音樂廳聽起來都糊了...@@ 


http://news.sina.com.tw/article/20120531/6904772.html 

 

文化部所屬臺灣國樂團將於6月3日(日)晚間七點半假國家音樂廳演出《音樂大不同-聲東擊西》,邀請台北So Good手鼓樂團團長黃馨慧擔任製作,音樂會以專場擊樂鋪陳,上半場編制多元,從獨奏、重奏、手鼓團至NCO擊樂組,除有十八位敲擊樂手的強大陣容而成,展現古樸異國情調的《西域駝鈴》,亦演出當代波蘭傑出擊樂演奏家Zivkovic為擊樂與人聲創作“To The Gods of Rhythm”,借以作品本身聆聽中、西方擊樂器繁盛似錦的音樂性格;下半場則以四首不同型式組合的擊樂協奏為主,並特別請國人作曲家盧亮輝、邱女益淳,以擊樂、人聲結合國樂的編制,重新編配格藍的作品“Intarsio”以及“Tuppim”,在不同音樂視角中側寫擊樂的多元風貌。

格藍被譽為『手鼓界之神』,是歷史上開創圓框單面手鼓(Frame Drum)崇高地位的關鍵人物。1983年,格藍即以世界首位之姿舉辦手鼓個人獨奏會,不啻為引領手鼓音樂的先鋒舵手,其演奏風格匯集埃及、中東、地中海、南印度、中亞、巴西等地的手鼓演奏形式,指尖總有著無以倫比的引力,鼓動著聆聽者的心輪。黃馨慧表示:「大師第一次初抵桃園機場時,僅以一只公事包裝載他世界巡迴的寶器,而音樂會僅倚靠簡單的手鼓及十指萬能的雙手所幻化而成的鼓棒,就成功征服無數樂迷」。

特別的是,格藍擅於以一種蒙古歌唱的技法,藉由喉嚨緊縮而唱出「雙聲」的泛音詠唱,使一個人在歌唱時,能同時發出兩個高低不同的聲音 (split-tone/harmonic singing) ,格藍將這種歌唱技應用於沙鈴演奏法上,使沙鈴可一人分飾多角,配合「呼麥」進行演唱。

格藍走出傳統學院派路線,移除六或八根以鼓棒擊奏的迷思,反而回歸人最原始的演奏姿勢,讓學習者以手與鼓進行音樂深層的對話。格藍甚至認為觸摸鼓面獸皮,也能誘發最真實的音樂感受,如同「赤腳」在土地行走般地自然。在格蘭首創的《指尖之舞》教學法“The Handance Method”中,即融匯世界各地的手鼓演奏技巧,提倡在擊鼓的同時,結合語音與身體律動,此舉成功樹立世界音樂的嶄新的里程碑,成為帶動手鼓潮流的先驅者。

此次音樂會,格藍與人聲極限演奏家露莉‧考特勒,將展現前所未聞的擊樂新思維。露莉擅以喉聲、聲音迴旋及印度南部傳統歌舞團特有的口技敲擊(Konnakol)演唱,透過傳統爵士的音節演唱法及隨心而至的即興演唱,唸唱出超速又清晰的音韻,兩人將演奏三首鼓與人聲的作品“Light house” “To The God of Rhythm”及“Nature Boy”。另有製作人黃馨慧以獨奏方式演出現代作曲巨擘揚尼斯.森納奇斯(I.Xenakis)最重要的擊樂代表作品“Psappha”;國人作曲家張瓊瓔的委託創作《平安祭》與張永欽融合南美森巴、中亞木卡姆、與京劇急急風等風格而成的《鼓今中外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dyu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